例如:如果在完整的不接地交流230 V系统且系统有足够的小系统泄漏电容,当人接触到带电的导电外壳,他/她将遭受电击。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很小的电流未被察觉才能从人的身上流过。接触电压主要是由连接在外壳上的保护接地线所产生的故障电流的电压下降确定的。因为故障电流(由绝缘电阻和系统泄漏电容确定) 通常很小,而且保护接地线的电阻也很小,不会发生高接触电压。
相反,接地系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在发生故障情况下会产生足够大的故障电流,从而导致电源的快速断开。在间接接触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如果接触在线导电外壳,由于低电阻连接到电源,高故障电流会立即流过人体。保护设备,例如如保险丝和断路器是强制安装的设备,在人身受到永久伤害之前需要关闭装置。
不同的理念可以做如下解释:
在接地系统中,当故障发生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步骤以避免更多损坏。
在不接地的系统中,第一个错误不会引起系统断电,从而增加系统的可用性。
到目前为止,不接地系统主要用于对于安全至关重要的应用场所,如重症监护室或铁路信号技术,在那里电源的失效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这些特殊应用的场所之外,尽管浮动系统不仅在安全性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且还具有可用性,然而这种系统类型在实践中并不是很常见。
关于这种系统类型的缺点有三个误区至今仍广为流传:
浮空系统的价格要高于接地系统
安装一个不接地系统确实要比一个TN系统或一个TT系统的费用要高,但是额外的非现金收益,例如预防性维护和减少的测试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抵消了额外的费用。
在TN系统中故障快速定位
通过使用接地系统定位 (IFLS),IT系统中的故障可以快速定位。
必须为IT系统购买昂贵的设备
通过一些无需额外开支的技术措施,也可以使用标准部件。